
11月18日,東盟防長擴大會反恐專家組聯(lián)合實兵演習適應性訓練中,特戰(zhàn)隊員正在實施機降。黃遠利攝
風雨中,一架國產(chǎn)某型運輸直升機呼嘯而來。懸停于一幢大樓上空后,12名全副武裝的中泰特戰(zhàn)隊員從天而降……
近來,桂林市氣溫驟降,不時風雨交加,但官兵們的訓練熱情卻絲毫不減。東盟防長擴大會反恐專家組聯(lián)合實兵演習,冒雨如期開展適應性訓練。
“越是惡劣天氣,越是礪兵的好時機!”某旅副旅長程俊亞快人快語。
剛剛參加機降突擊行動的12名特戰(zhàn)隊員中,有8人來自我軍赫赫有名的“白刃格斗英雄連”。在此次聯(lián)合實兵演習中,該連官兵主要擔負無人機偵察、空中突擊、狙擊爆破等任務。
隊員們快速機降,動作干脆利落。
“天氣惡劣,機降繩搖擺不定,著陸點位非常濕滑,危險系數(shù)較平時增加不少?!敝蟹綑C降一隊指揮員王重渙說,隊員們用密切配合和出色表現(xiàn),圓滿完成了任務。
行云流水般密切配合的背后,是成百上千遍的反復訓練與磨合。在一次機降訓練中,王重渙的手套被繩索磨穿,掌心被磨得血肉模糊,但他絲毫顧不上灼燒般的疼痛,咬緊牙關以最快速度完成了機降,讓戰(zhàn)友們既心疼又佩服。
礪兵從嚴,才能練就過硬本領。泰方參訓上尉攀·阿坎坤連聲稱贊:“中國軍人的勇敢和頑強,令人敬佩!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連日來的強化訓練和適應性訓練,為不同國家官兵之間互學互鑒,提供了有效的平臺。短短數(shù)天,中外參演官兵配合越來越默契,相互之間一個簡單的手勢或眼神,往往就能迅速有效地傳達信息。
中午時分,訓練場上風雨依舊,訓練進入“清剿斬首”階段。為徹底摧毀殲滅某地區(qū)“恐怖組織”,在新一輪空地火力猛烈打擊下,2個機降小隊搭乘直升機機降至該“恐怖組織”的“老巢”。
空氣驟然緊張!特戰(zhàn)隊員們觸地便迅即展開戰(zhàn)術隊形,在荊棘泥濘中快速隱入蘆葦叢中……
沿著特戰(zhàn)隊員們沖擊的方向遠眺,隊員們展開的隊形仿佛一把尖刀,直插“恐怖組織”的心臟。
(解放軍報桂林11月18日電)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