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清華課堂到戰(zhàn)機座艙,當一位飛行員的青春遇到新時代……

來源:解放軍報作者:董賓 楊博 劉海洋責任編輯:劉上靖2022-06-01 06:30

摘要:當青春遇到新時代,一代軍人演繹出比魔方更有魔力的傳奇。

當青春遇到新時代

拉開系繩,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徐于豪從藍色布口袋里,掏出一個透明塑料盒子。掀開蓋子,他拿出里面的三階魔方。

嘩啦啦,嘩啦啦……雙手快速擰動,不到20秒,一個魔方被順利還原。玩魔方,是徐于豪從小學起培養(yǎng)的小愛好。他喜歡玩魔方的緊張刺激,更喜歡6個色塊搭配出的無限可能。

當青春遇到新時代,一代軍人演繹出比魔方更有魔力的傳奇。2011年,空軍開始與清華大學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飛行學員。那年夏季,空軍招飛工作組恰好來到徐于豪的家鄉(xiāng)浙江金華。

金華武義縣第一中學高三14班,只有徐于豪在內的3個男生沒戴眼鏡。抱著“試一試”的想法,3人報名招飛。令人驚喜的是,其中2人招飛成功。他們經過地方高考,加入藍天方陣,來到清華校園。

入學后不久,學校就組織航空航天系統(tǒng)的領軍人物前來授課。航天員翟志剛、景海鵬,女飛行員程曉健,特級飛行員嚴鋒等,都登上過飛行學員班的講臺。在他們的講述中,航空航天系統(tǒng)的快速發(fā)展和美好前景,令徐于豪心里癢癢的,恨不得馬上飛上先進戰(zhàn)斗機。

當徐于豪徜徉在清華校園時,人民空軍的戰(zhàn)機也正在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。徐于豪入學當年,空軍的殲-6飛機仍在服役。當時,殲-20已完成首飛,進入驗證定型;運-20正緊鑼密鼓地研發(fā),1年多后將迎來它的首飛;幾年后,在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,殲-16首次公開亮相……

10年后,徐于豪通過視頻系統(tǒng),參加空軍和清華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飛行學員10周年總結研討會。發(fā)言時,他感慨:殲-6飛機早已完成自己的使命,退出歷史舞臺。10年間,空軍武器裝備迎來了井噴式發(fā)展,殲-20列裝部隊,殲-16、殲-10C批量生產,網友眼中的空中“三劍客”,形成強大的實戰(zhàn)能力。

徐于豪說,自己這代人是幸運的,遇上了一個機遇無限、夢想升騰的時代。

機遇再好,也需要用雙手和奮斗實現。喜歡動手,是徐于豪的愛好之一。讀小學時,他用易拉罐做出一把小椅子。這個作品入選全校創(chuàng)作展,全校師生排隊參觀。徐于豪假裝參觀,卻豎著耳朵細聽參觀者對自己作品的評論和稱贊。中學時,這雙手握著筆,刷過海量試卷,取得優(yōu)異成績。高考前,還是這雙手填寫入學志愿書,將自己送進空軍與清華大學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飛行學員班。

飛上先進戰(zhàn)機后,徐于豪驚喜地發(fā)現,手握駕駛桿操縱飛機,遠比玩魔方更刺激更有“魔力”。

訓練復雜氣象課目時,徐于豪常駕駛戰(zhàn)機在云里鉆進鉆出。大塊濃重的霧擦著座艙蓋飛過,遠處的閃電穿透墨一樣的積云,穿破云層時天空瞬間明朗……這些魔幻般的景色,讓他愛上飛行和天空。

徐于豪更喜歡夜航。座艙之外,是深邃無垠的夜空、無數顆綴在天宇的繁星。他想起清華學長、“中國天眼之父”南仁東的話:美麗的宇宙和太空,以它的神秘和絢麗,召喚我們踏過平庸,進入到無垠的廣袤……

時代加速,28歲的空軍少校徐于豪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“時代推背感”?!拔磥碛袩o限可能?!彼f。

輕觸這里,加載下一頁

分享到